滨江之畔,如约而至!日盈圆满举办于波教授《葡萄酒品鉴与地理标志保护》结课酒会2024年11月23日,上海日盈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、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于波教授最新一期《葡萄酒品鉴与地理标志保护》结课酒会于日盈所总部大楼圆满举办。本次酒会邀请各届学生及嘉宾40余人参加,日盈所毕玥主任受邀出席。
温故而知新活动伊始,于波教授隆重介绍本次受邀出席仪式的嘉宾,并照例带同学们回顾课程核心内容——“观”“闻”“尝”“总”四字品鉴法则。

结合香槟与起泡酒的课程主题,于教授依次介绍本次品鉴的葡萄酒。他首先介绍了七种主流起泡工艺,并以香槟为例,就酒品的产区、采摘方式、酿造工艺等内容娓娓道来,辨析其定义及特点。同时,也为同学们揭秘法国香槟取得高度国际认可背后,其地理标志所起到的重要作用。

随后,于教授又分享开瓶、配餐等内容,并指导同学们实际上手开酒、品鉴,从色、香、味等方面探讨不同酒品的特点。



交流以共进品鉴环节告一段落,毕玥主任作为嘉宾代表献上致辞。她对现场来宾致以热烈欢迎,并对持续支持本课程表示荣幸。以法律人的身份,她也给予各位同学建议:内心要有信念感和正能量,坚持以专业为本,选择好的平台作为起点。最后,毕主任祝愿课程越办越好,并希望各位同学的前程和美酒一般美妙香醇。

感言环节,本学期选修课程的同学一一上台发表体会与感受:
“这学期的课程,不仅让我收获了葡萄酒的相关知识,更让我收获了许多人生态度和方法。或许我们无法记住品过每款酒的细节,但从课上收获的人生启迪,将令我们终身铭记。”
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。要想取得真知,关键是要走好每一步。于老师精致的课程设计和品酒时的细节把控,也提醒我们人生不可得过且过,要抓住细节,力争完美。”
“葡萄酒不仅是饮品,更是一种文化载体,承载着历史、地理、社会、经济等元素。其品质与风格,同产地的风土息息相关,而风土又与当地的气候、文化、土壤紧密相连。感谢于老师开设这门课程并倾囊相授,感谢同学们热情参与,共同实现了这门课程的不虚此行。”
“葡萄变成酒,或翻山越岭,或漂洋过海,带着来自遥远西方大地的味道,来到古老的华夏。也许我们不曾到过法国,但却能在打开酒瓶项目赛的刹那,就置身于来自浪漫西方的气息当中,去感受远方大地的风土韵味。”
“毫不夸张地说,这是我研究生阶段上过最好的一门课。”
……

求索无止境本次结课仪式也邀请到多名往届选修的同学,他们回顾课程经历,带来了精彩分享。
19级研究生代表:“2020年第一次参加于老师的课程,当时结课酒会在日盈所首次举办。如今作为私募基金从业者,所学知识在工作场合中多次得到运用。回首过往非常感慨,研究生阶段最珍贵的回忆,便是跟于老师和各位同学一起共度的葡萄酒品鉴课。”
22级本科生代表:“特别幸运,大一下学期第一次选课便选到于老师的课程。第一节课了解到系统品鉴方法,险些被提问吓退。现在很庆幸当时没有退课,这个课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。有缘获得再次上课的机会,也建议于老师以后有机会带大家在室外上课,体验不同的场景。”
往届代表:“上学期我刚结束这门课程,但是与葡萄酒的故事才刚刚开始。从知识走到实践,做到学以致用,真的是件很开心的事情。月夜下,湖畔旁,晚风吹,波光荡。人一对,饮美酒,诉心事,谈过往。我抚琴,共歌唱,虽跑调,亦无妨。”


最后,于波教授围绕三大关键词发表总结致辞,为本学期的课程画上了圆满句号:
“感谢”:感谢日盈与赞助商的支持,也感谢各位同学对课程的认可。希望大家多提建议,帮助课程持续改进。
“见证”:有幸见证日盈所的发展与变迁,也有幸见证同学们的快速成长。进步不仅体现在品酒上,也体现在生活感悟中,希望课程所学在大家未来生活中产生更多积极作用。
“开始”:选修课程告一段落,但品鉴人生才刚刚开始。希望各位同学在学习之余,通过品酒改变对生活的认知,积极思考生活。期待未来再次相聚!
如约而至,再续佳话日盈所长期支持法学教育发展,与各高校建立合作,曾连续支持举办十届刑法学博士论坛、六届上海市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等活动。日盈也与华政知识产权学院结下良缘,多次承办《葡萄酒品鉴与地理标志保护》结课酒会。
上半年,日盈承办结课酒会时,与诸位同学相约,律所乔迁后在杨浦滨江再会。如今,本届酒会在日盈总部大楼如约而至,再续佳话。日盈相信莘莘学子将如红酒一般,随着时间积累,慢慢酝酿发酵,在专业知识上逐渐成熟醇厚。日盈也将在未来继续勇担责任、反哺校园,积极与高校深入合作,带头为法治社会建设贡献绵薄之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