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盈观点|股东如何合法的从投资的企业获得更多的财富?

  投资人投资成立企业,从某种角度来说,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能够赚更多的钱,获得更多的财富。作为老板,即使随着财富的增加,会逐渐地关注自己肩上应负担的社会责任,但从自己投资的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,这一宗旨是亘古不变的。

  然而,现实却是很多企业能挣到钱,但股东并没有赚到钱。为什么企业是股东的,企业赚的钱,却不全是股东的呢?到底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税负太高,还是因为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合法的把企业赚的钱分给自己呢?

  一、为什么企业赚了钱,股东却没有获得更多的财富?

  主要原因是很多企业主不熟悉我们国家的法律、法规,更不理解国家的税收政策,自然也就没有将相应的规定和税收政策应用到位,导致自己负担了较高的税收成本。

  简单的看个纳税环节,从所得税方面来看一下大多数股东实际负担的税收成本有多高。

  假设某个自然人股东投资成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(企业法人),股东从企业分得最终的利润时,至少要经历两道所得税的关卡。

  第一道所得税便是企业所得税,企业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,按照税法的规定,进行纳税调整,调整后,按照适用的税率(基本税率25%)缴纳企业所得税。

  在缴纳了企业所得税之后,剩余的便是税后利润,若没有需要通过税后利润支出的其他事项时,这些利润,企业可以全部分配,也可以分配一部分,留存一部分,将留存的部分作为企业的发展资金。

  无论企业决定分配多少,都还需要面临第二道所得税,即个人所得税,按照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中关于利息、股息、红利所得所适用税率的规定,此项收入的税率为20%,在缴纳了这笔个税后,真正到股东口袋里的钱,也就不多了。

  例如,企业经纳税调整后的会计利润为500万元,若适用25%的所得税率,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125万元,剩余的税后利润为375万元,股东再按20%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75万元,最后剩余300万元。

  从上述的举例中可以看到,企业获得利润500万元,真正到股东口袋里的只有300万元,虽然有125万是企业所得税,但这些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也是股东的,因此股东实际的税负率高达40%。当然,这只是简化后的税负,而真正计算起来,税负可能远不止这么多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主,觉得自己挣不到钱的原因。

  虽然觉得税负很高,但是大部分企业依然守法经营,不过也有一部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,通过自己的方式,试图从企业拿更多的钱。

  二、实践中,股东从投资的企业获得财富的方式有哪些?

  方式一,自然人股东,投资成立(入股)某企业(投资上市公司除外,下同),不参与经营管理,只获取分红。

  方式二,自然人股东,投资成立(入股)某企业,不参与经营管理,不分红,通过报销费用的方式获取财富。

  方式三,自然人股东,投资成立(入股)某企业,参与经营管理,公为私用,获取财富。

  方式四,自然人股东,投资成立(入股)某企业,参与经营管理,通过买卖发票、关联交易、作假账等违法手段,获取财富。

  方式五,自然人股东,投资成立(入股)某企业,参与经营管理,正常纳税,获取财富。

  方式六,自然人股东,投资成立(入股)某企业,参与经营管理,通过简单的税收策划,获取财富。

  方式七,自然人股东,投资成立(入股)某企业,参与经营管理,通过合理、合法的税收策划(纳税筹划),正常纳税,获取财富。

  以上这些方式只是在现实中较为普遍的,其他还有更复杂的方式,在这里就不列举了。这些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类,一类是合法的,另一类是不合法的。

  三、不同的方式,会有什么样的缺陷?又可能面临怎样的风险?

  方式一中,投资人虽然不参与经营,依法纳税并获取税后利润,但这种方式纳税成本过高,实际获得的收益较少甚至无法获得收益,且存在亏损的可能。

  方式二在实务中不多见,但也存在。这种方式通过费用化报销的方式,从企业获得资金。这种方式,对于作为独立法人的企业来说,会面临作假账的问题。该类投资人所报销的票据,并不符合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规定,不能由企业这个主体来负担。一旦被查出,企业需要补缴相关税费,并会受到行政处罚,严重的,涉嫌刑事犯罪。

  方式三在实务中是较为常见的,让企业这个主体为个人消费或家庭消费进行买单。而这类消费所获得的票据与第二类情形相同,在会计处理上,相关开支不能由企业负担。在税法上,这些消费金额视为对股东的个人分红,企业及股东需要按规定各自缴纳相应的所得税。

  方式四中,企业主所采取的的方式也是现实中较为普遍的,但这些方式基本是都是违法的。买卖发票、虚假账簿、非独立的关联交易等,这些操作具有极大的风险。每年因发票引发的刑事案件不在少数,且因为发票的特殊性质,此类行为一直是税务部门和公安机关重点打击的违法犯罪领域。

  方式五,这种方式与第一种相同,没有较大区别,基本上都是依法纳税,依法分红,但税收成本较高,股东无法获得更多财富。

  方式六,投资人通过简单的税收策划,能够适当的获得更多的财富,但策划的不合法、不合理,有可能就会涉及到方式二至方式四中投资人所面临的风险,或者本身这类策划就是方式二至方式四中投资人所采用的某些方式,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
  方式七,投资人在合法合理的税收策划下,进行的投资与经营,能够更好的分析风险、防控风险,通过合法的运用法律、法规和税收政策的规定,获得更多的财富。

  四、如何才能进行合法、合理的税收策划?

  第一,投资人(股东)要有依法纳税的意识。合法经营、依法纳税,这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根基。若没有依法纳税的意识,税收策划也就无从谈起。

  第二,投资人(股东)要有节税的意识。节税,是合法、合理的运用国家的法律、法规及相关政策的规定,达到既依法纳税,又节约了纳税成本,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财富。

  第三,投资人(股东)要学会区分节税、避税、逃税三者之间的区别,这三者就像交通信号灯一样,节税就是绿灯,避税好比黄灯,而逃税就是闯红灯。认识不清,就有可能把闯红灯的行为,错认为是在走绿灯。在进行税收策划时,企业主不能要求提供税收策划的组织和人员,为自己提供违法的服务。

  第四,投资人(股东)要选对提供税收策划的组织或人员。社会上充斥着各类以提供税收策划的组织、团队或个人。但很多投资人、股东或老板无法分辨这些服务提供者,也无法判断“真假优劣”。这需要股东(投资人)根据自己的经验与知识进行判断与筛选。

  第五,提供税收策划的人员,要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。税收策划,做的不仅是税务工作,法律服务更是贯穿全程。一切税收策划,要以合法为前提,且要在策划过程中,运用不同的部门法与税法进行结合。整个策划过程中,亦会形成许多法律文件,这些文件是整个税收策划的基石与保障。若只关注税收政策,忽视各个环节及整体的环境,税收策划就有可能无法达到预想的效果,甚至埋下隐患。

  第六,要与时俱进、适时调整。法律、法规、规章及相关的政策在不断的变化,即使再好的税收策划方案,也需要进行“更新换代”。

  五、通过税收策划,到底能节省多少税收成本?股东(投资人)能多赚多少钱?

  依然通过上文的例子,忽略其他情形,仅就所得税中的一方面进行比较,假设会计利润已经按税法规定调整。(单位:万元)

 

  上述表格中适用的税率是以下列条件为假设前提,实际业务中略有不同,需按实际情况计算:

  1.未策划时,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%,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%;

  2.采用策划方案1时,未对企业所得税的部分策划,仅是对个人所得税的部分进行策划,假设适用的税率为6%;

  3.采用策划方案2时,是对企业所得税的部分进行策划,根据不同情况,适用5%和10%的税率,未对个人所得税的部分进行策划;

  4.采用策划方案3时,对企业所得税的部分进行策划,根据不同情况,适用5%和10%的税率,对个人所得税的部分进行策划,假设适用的税率为6%。

  按照上述的计算,若所有条件均成立的情况下,在对所得税方面进行策划后,股东(投资人)至少可以多赚52.5万元,最多可以多获得132.4万元的收益。

  六、是否每个企业都需要进行税收策划?

  虽然税收策划很有魅力,但企业或股东(投资人)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量力而行。经过税收策划后,股东能够增加财富,但一个相对完整的税收策划的成本也是不低的,无论从时间、人力、资源、资金等哪方面考虑,都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。

  税收策划涉及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,同时几乎涵盖所有的交易事项,某项单笔业务可以进行税收策划,某个税种也可以进行策划。若确有需要,实力允许,企业、股东还是应当进行适当的税收策划,以获得更多的财富。

  写在最后

  税收策划根据不同的范围、分类、方式,呈现出不同的特点,可以对单一的涉税行为进行策划,也可以对整体的涉税行为进行策划。不管如何策划,均是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上。税收策划是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达到节税的目的,而不是避税和逃税,节税并不违法。

  少缴税并不意味着就能多赚钱,多缴税也并不意味着只能获得较少的收益,多缴税也可能会获得更多的财富!



 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,用于学术交流和探讨,不代表上海日盈律师事务所的观点和立场。
  非经本所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,任何人或单位不得以其他形式擅自转载、摘录或引用本文内容。